前陣子因緣際會成為兩個旅行相關學術研究的訪談對象,其中有位同學問我的問題細節雖已不復記憶,但我對自己的回答倒是印象深刻!因為那就像是靈感不經意地透過我的嘴巴說出來,而我當下即刻明白了,原來,我在別人眼中所謂的「勇氣」,不如說是「傻氣」更為貼切。
勇氣雖可嘉,但多少還是有點權衡利弊或強迫性在內;至於傻氣,就真的是隨心所欲、自然而然地不顧一切--故曰「傻」。所以如果有個「勇氣-傻氣」量表,究竟心中的那股衝動靠近「勇」或「傻」,之間的指標應該就是以恐懼的多寡來度量吧。所以,幾乎不存在(或說沒想到)恐懼的「傻氣」,其實更接近生命的自然狀態,只要是憑著一股傻氣所進行的事情,很少能讓人不樂在其中,因為,那就是自己真正想做的!(難怪我在中國「苦行」的那一年那麼快活)
一位認識我快十年的友人今天告訴我說,他突然發現(?)我真是個怪人。我告訴他,其實我不怪,我只是盡量活得「自然」而不是「正常」,只是「自然」卻不見得符合社會所認定的「正常」。是啊,就像傻氣的「傻」,其實也是以所謂正常人的角度對自然衝動的一種評斷罷了。不過,我想很多人可能只是沒發現自己在某方面其實也挺傻的,而那傻傻追求理想的模樣有多可愛!(難怪我會喜歡《蜂蜜幸運草》裡面竹本祐太的角色,真是傻氣得太可愛了!)
前陣子讀到《任性創業法則》這本書,身為美國最大戶外用品公司PATAGONIA創辦人的作者YVON CHOUINARD所敘述的年輕時代,完完全全就是個傻氣的代表。因為實在太熱愛戶外運動,只要一湊足旅費就想盡辦法去各地攀岩的結果,竟在某年秋天攀岩結束的回程和同伴被逮捕入獄18天,而罪名則是「缺乏明顯的謀生方法且漫無標的地閒晃」………
媽呀~還好中華民國法律沒有這一條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