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神在在讀書趣


(c)Photoed by Water

我發現以前我推薦圖書館買的書幾乎都只出現在高雄縣圖書館,如今高雄縣市合併後,圖書館業務終於也在6/1合併,總算可以不必乾瞪眼了!

本站的忠實讀者應該都知道,本人十分推崇那三大本《與神對話》,而且當初還買了幾套來送人。不過我發現,大概是因為有「三大本」,實際上讀完的朋友好像沒幾個…有鑑於此(至少是原因之一),神又推出了台灣版的與神對話《老神再在》,這次不但直接透過台灣人用中文對話,而且還十分貼心地精簡成一本喔!(神在書裡有談到,祂發現多數人沒有閱讀的習慣,故精簡成一冊有助大家吸收)

本土版的與神對話和十幾年前出版的英文版模式十分類似,作者也是灰心喪志到企圖自殺前想說用電腦打字怨天尤人一下,沒想到神竟然回應了!由於本書作者「剛好」在十年前也讀過《與神對話》,所以神在與作者對話時總三不五時便提到英文版的內容。不過,最有趣的莫過於《老神再在》充滿了台灣人熟悉的時事討論,還有就是可以感覺到說中文的神和說英文的神的「神性」似乎有些微妙的差異(應該是語言本身的個性和轉譯者的個人特質造成的)。

另一本是我相當喜歡的夫妻作家(妻子能夠接收名叫「亞伯拉罕」的集體意識所傳達的訊息)所寫的《吸引力漩渦》。亞伯拉罕所教導的觀念正是這幾年紅透半邊天的吸引力法則的源頭,他們所寫的不論哪一本書,其實最後都可以濃縮成一句話:心想事成的唯一方法就是要讓自己感到快樂!因為吸引力法則是建立在「共振」的基礎上,而所謂的「情緒」正是你有沒有與真實願望達到共振的心靈GPS(正面情緒代表抄到捷徑,負面情緒則表示繞遠路了)!最讚的是,每次讀她們的訊息總是可以讓我HIGH好久,所以理論上只要常常讀亞伯拉罕的書自HIGH,我的願望應該很快就可以一一實現啦!哇哈哈~~~

說到第三本《你值得過更好的生活》就讓我更HIGH了!雖然內容的本質和上面兩本書沒什麼不同,但本書作者用了另一個大家絕對都會感興趣的「金錢遊戲」模型,來教導人們如何從金錢遊戲徹底解脫,也就是達到「開悟」的境界(若先有前兩本書的基礎,讀起來樂趣還會加倍喔)。作者一開始也提到,許多人一開始讀他的書很可能會產生以下的想法:

「這跟金錢有什麼關係呢?」
「拜託你講重點,好嗎?」
「他瘋了嗎?」
「他是在開玩笑!」
「我買這本書時並沒到內容會是這樣!」
「絕對不是這樣!」
或者,是作者自己最喜歡的:
「胡說八道!」

畢竟大部分的人都不相信「開悟」能帶來「財富」吧?而作者不只要顛覆一般人對金錢遊戲的想像,更厲害的是他真的做到「從金錢遊戲徹底解脫」,從此過著《與神對話》中所說「在世卻不屬於世」的自動檔生活--不用記帳、不看報表、沒有計畫、不需目標--只做當下受到激勵而想去做的事。哇~~~這完全符合我開工作室的理想啊!因為我不會記帳、不懂報表、懶得計畫也沒啥目標,這本書出現得真是剛剛好啊!(話說之前和青創會的創業顧問進行諮詢,談得我好心虛,剛好把書裡講的方法拿出來應用)

想想自己為了讀這幾本書,竟然讓宇宙推動縣市合併耶~神啊,我愛你!

原來我也屬《男子漢手藝幫》這一派

(c)Photoed by Water

這本書表面上看起來只是由一群年近四十的男子漢們以非常豪邁的態度投入他們所熱愛的針線活兒(雖然光這樣已經不算平常了),但我覺得他們所創造出的與其說是一個個自由奔放的手工作品,不如說創造出一種心靈解放的儀式,而且還是以非常歡樂的方式。

且看「押忍!手藝部守則」(精華在於刮號內文字):

這些「守則」真是太對我的胃口了!(c)Photoed by Water

一、不想太多(想太多也做不出來啊)
二、不畫完成圖或設計稿(因為對畫圖沒輒)
三、不用紙型(太麻煩了啦!)
四、不用尺(隨性就好!)
五、不用大頭針(縫偏了又怎樣!)
六、不強求縫得直(歪歪扭扭有什麼關係!)
七、不跟別人比較(保持自己的特色最重要)

這讓我想起自己曾經為了反抗(?)尺規作圖,還特別堅持不用尺畫過一篇漫畫哩。哈…原來,我也是「押忍!」一族呀~~~

其實,生活何嘗不該這樣?OSSU!隨便啦,開心最重要!

P.S.押忍(OSSU)從日文的「早安」不斷縮減而來,是日本男性(尤其是練習武術的男性)慣用的招呼語之一,所以亦有男子漢的語意。

《當和尚遇到鑽石》之「好門趣業」

生意人必修「業力管理法則」:就算你不賣鑽石,但身體力行保證讓你買得起鑽石喔。(c)Photoed by Water

從去年底受到上天感召開始「清房間」後,在無數次「垃圾竟然變黃金」的衝擊與鼓舞下,我可以說是一腳陷入了驚奇連連的網拍世界(所以這裡才荒廢了這麼久)。歷經數月的實驗與觀察,我驚為天人地發現,原本以為過時、乏人問津、甚至丟掉都嫌麻煩的東西,其實可能都有與之對應的下一個「有緣人」存在著;換句話說就是:你以為的垃圾千萬不要亂丟,因為它們可能是別人眼中的寶物啊~~~(這讓我不時想起同樣快被雜物淹沒的幾位朋友家,突然覺得他們根本是住在大寶窟裡呀~)

有趣的是,大約在稍早時期,我正好接觸到《當和尚遇到鑽石》這本書,大意是一位得到藏傳佛教中相當於博士學位的美國人,在恩師的建議下回到美國依據佛學哲理經商,結果從一家新設立的小鑽石公司的跑腿小弟,逐漸成長一位為讓公司茁壯為年收幾億美元的大公司的副總裁。而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掌管事物背後運作的這套「業力法則」,於是又誕生了《當和尚遇到鑽石2:善用業力法則,創造富足人生》這本實用的小書,書中將可運用在商場上的佛法濃縮為八項所謂的「業力管理法則」,內容可說完全顛覆了傳統的企管思維,也是目前為止我看過將「業力」解釋得最為幽默又言簡意賅的一本書了(最棒的是,讀完增加的是解放感而非壓力)。但就像一直以來我最愛的《與神對話》系列一樣,如果再將這八大法則濃縮,其實唯有一條法則--己所欲,施於人--而已。

於是我的網路拍賣順理成章地成了「業力管理法則」的最佳實驗品:不用擔心東西賣不賣得出去,因為有需要的客人會自動找上門,而且每一個買家都是最完美的那一個,賣出的價格也是對彼此而言最完美的價格!

以上當然都是理想啦!畢竟在這條修行的路上你根本不曉得會遇到哪一種買家,而有些似乎是老天爺特地派來考驗你的…喔,與此相對,也有些似乎是老天爺特別派來嘉獎你的喔。總之,清房間三四個月下來,我的「把整個衣櫃的雜物全數出清,最後連衣櫃都一起賣掉」的營業目標應該可以順利達成才是。噢!親愛的買家,我愛你!

《零極限》我愛你!

(c)Photoed by water

量子力學已經證實,萬法唯心造,一個人想什麼就得什麼。所以說,我們其實隨時隨地都在「心想事成」,只不過大部分的人很少有意識地去注意自己平常都在想什麼、感受什麼,而是任由雜亂無章的意識一波一坡地被牽著鼻子走罷了。(糟糕的是,一般人最常無意識地設想自己不希望或不要的事物)

在坊間如雨後春筍不斷推陳出新,闡述相同的吸引力法則以及各異的鍛鍊意識方法的書籍中,這本《零極限》堪稱其中的終極版!所謂終極版當然是因為它提出的方法極為簡單卻驚人有效,那,到底多簡單呢?作者修.藍博士(Ihaleakala Hew Len, PhD.)基本上只用四句話:「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來清理自己(註1),甚至可簡化到只說「我愛你」。說起來簡單,但真要實踐其實不太容易(註2),尤其是在你明明想著「我要殺了你~~」的某些情境下仍要堅定不移地放送「我愛你」時。(不過若能堅持下去,你會發現漸漸不想殺人了喔)

其實,零極限闡述的原理和諸多講述吸引力法則書籍的觀念並無二致,都建立在一元論的基礎之上。最重要的是,本書作者之一,也就是《祕密》作者群之一的Joe Vitale,在學習並身體力行修.藍博士改進的此一修行法後,領悟到了吸引力法則中最重要的一點--也就是「臣服」--而這偏偏是許多教導如何心想事成的書籍沒提到的。

我們每個人的確都是那司創造的一份子,只是,我們也必須承認,宇宙中的確有一個至高無上、通曉一切的智慧在整合、維持一切秩序,而這一切的一切又全在每個人的靈魂層面擁有共識。所以,如《與神為友》中所說,沒有一件發生在生命中的事是你不同意它發生的(註3)。即使表面上看起來不是你心裡「想要」的結果,但它卻可能是你目前無法覺察的某一層意識所同意(想要)的。(是的,因為意識至少有三層)舉例來說,你可能想要A,但宇宙卻給你B,你可能因此斷定自己「心想事不成」,卻不知其實B是你某個更高的層面所欲求的結果。所以,重點就是要能心悅誠服地接受任何「心想事成」的結果,而非懊惱為何自己總不能心想事成啊。

此外,書裡還提供了幾個有趣的清理小工具,其中一個「藍色太陽水」,也就是用藍色玻璃瓶裝水(不得使用金屬瓶蓋)曬太陽至少一小時所製造出來的水,喝也好用也好,據說亦有清理雜念附著的功效。因為材料不難找,本人也躍躍欲試地張羅了一瓶(其實原本買了兩瓶,沒想到在熱水消毒後降溫過急,爆了一支--我知道,這一定也是我同意的,嗚…)。姑且不論效果,我發現太陽曬過的溫水(天氣好的話有時甚至像熱水)喝起來還真能切切實實地感受自然界的能量呢!沒錯,和我最愛的溫泉一樣,也是自然之力加熱的產物啊。

買不到軟木塞乾脆自己DIY軟布塞。(c)Photoed by water

那,究竟多有效呢?書裡當然不乏令人瞠目結舌的案例,而我認真默唸兩個月後,有天赫然發現第二個月的進帳竟然莫名其妙成長了五倍以上耶!(除此之外,還發生了許多妙不可言的趣事)天啊~~這樣當然要繼續給他「我愛你」下去啦!有趣的是,一旦養成默唸的習慣,我發現在「我愛你」的聲音背後往往還有另一道思想流在亂竄,然後在更後面還有一個觀察到這一切的我,那麼,再更更後面,是否還有誰在那裡呢…?吼~管他的,繼續我愛你就對了!

(註1)所謂清理,最表面的功能其實就是以這幾句話取代大腦中喋喋不休的噪音,讓大腦安靜下來,代之以愛的思想。
(註2)練習初期一定會發現自己的思緒常常在不知不覺中變成無意識的「自動導航」模式而忘了唸「我愛你」,因此,在藉由不斷地提醒自己複誦「我愛你」的同時,其實也是在培養專注力及覺察力。說起來也是一種冥想呢。
(註3)不論你定義它是好或壞,以最高的視界來看(偏偏這個層級是我們最表面的這一層意識想不通的),每一件發生在你身上的事都是最好的,因為它們都有利於意識的進化。

充滿歡樂與感動的《大地之X》系列

(c)Photoed by Water

自從讀了被譽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獸醫作家--吉米‧哈利--的《只吠過一聲的狗》(註1),我無法自拔地陷入這位英國的鄉村獸醫筆下所描繪的世界,短期內便把作者所有的《大地之X》(註2)系列全看完了!

故事以二次大戰前後的英國約克郡鄉間,圍繞獸醫吉米‧哈利身邊的人與動物所交織而成。即使時空如此遙遠,但書中所呈現的純真,卻跨越了所有藩籬,深深觸及我心中追求單純、美好事物的渴望。其中有篇故事描述了一隻斷了雙腿(很不幸地是同側的前後肢)、原本被獸醫建議處以安樂死的牧羊犬,在牠那位永遠都願意給生命一次機會的農場主人決定下,數月後竟以不可思議的生命力再度以僅剩的雙腿(當然是另一側沒斷的的前後肢)活躍在牧場上,這不僅讓吉米這位獸醫看得目瞪口呆,我的內心更為這隻小動物所震撼!是啊!因為動物從來不懂得自艾自憐,只知道用盡一切方法生存下去,這不就是生命原本該有的樣子嗎?(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但我還真沒聽過在動物界有因生活不順遂而自殺的例子)反觀人類,還真是愛自尋煩惱的物種呀。如故事中的獸醫總是先狗之憂而憂,覺得剩下單側前後肢的狗因為一輩子再也不能行走,一定生不如死--這完全是將人類對生命的態度投射到小動物身上了。

本書令我佩服不已的還有作者重現記憶的功力。因為多數故事描繪的時空至少都在作者執筆的二三十年前(作者五十歲後才出版第一本著作),但那些如自傳式的場景卻活靈活現地像是現場直播,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直到最近不小心又讀到一位專欄作家葛萊罕.羅德所著《吉米‧哈利-鄉村獸醫的一生》,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故事並非傳記小說,而是真實加杜撰的作品。有趣的是,葛萊罕.羅德費了相當大的功夫去追查許多前後說辭不一的所謂吉米‧哈利謎團,甚至到了有點偏執的地步。然而,就算真實世界的吉米‧哈利先生並不等同於書中描寫的吉米‧哈利,誠如葛萊罕.羅德所說:「這位最受歡迎的獸醫作家筆下的故事豐富了無數讀者的心靈,他的血液中蘊藏的不只是印刷匠的油墨,還有牛奶和蜂蜜。」真的,太好看了!

(註1)本書是擷取大地系列中關於狗狗的50篇故事所集結而成的單行本,另有一本《夜夜交際的貓》則是集貓咪故事之大成。
(註2)根據故事情節依序為:大地之歌、大地之頌、大地之戀、大地之愛、大地之聲。

不可不知《情緒的驚人力量》

(c)Photoed by Water

自從讀過Esther and Jerry Hicks的《有求必應》後,我便深深地愛上這對快樂的美國夫婦、以及和他們共同創作的高靈--自稱為亞伯拉罕的集體意識(註)。我尤其喜愛他們總是能將一般人在許多情境下或許十分困難的「轉念」,用如同微分的方式細細拆解,讓混亂的思緒回歸到最簡單的起點,讓人發現--原來一切負面情緒不過是自己的想法在作繭自縛,而扭轉它們的方式竟然如此簡單!

較之《有求必應》,這本《情緒的驚人力量》用了更加淺顯易懂的方式與例子來鼓勵大家擺脫負面情緒的糾纏。相信多數人都不願意處於負面情緒之中,但正面情緒究竟有多重要呢?基本上,如果希望自己能早日達到心想事成的境界,個人情緒的正向程度可說是絕對指標。也就是說,即使你已經把吸引力法則的入門經典(例如《祕密》之類的)讀到滾瓜爛熟,甚至每日照本宣科身體力行,但只要情緒沒能HIGH到一定門檻,可能最後仍只是白忙一場(或者要忙很~久),然後,因為白忙一場,情緒可能又變得更糟,從此陷入無止境的惡性循環,稍有差池搞不好就起肖了……

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有瀕臨起肖邊緣的跡象,翻翻Esther and Jerry Hicks的書不啻是一帖良藥。而所謂有病治病,沒病強身,就算沒有快要起肖的症狀,用來當作提升自己的阿Q精神勝利等級的補藥也不賴呀。(神奇的是,其實光是讀他們的書往往就可以讓我感到快樂了!)

(註)亞伯拉罕與Esther接觸的因緣在《有求必應》一書中曾提及,簡而言之,就是夫妻倆力行靜坐冥想九個月後,妻子變成了亞伯拉罕的溝通管道。

計畫延宕的《72小時第三類接觸》


(c)Photoed by Water

身為懷疑論者的退休記者,因緣際會被外星高智慧生命體--新綠星人--選中,希望能在他們與地球人正式接觸前寫出一本「官方白皮書」,於是在幾度意識清醒的狀態下被邀請(非傳統的迷迷糊糊被「綁架」)至新綠星人的太空船上課兼參觀後,終於誕生了這本《72小時第三類接觸》。

此書和其他繪聲繪影描述與外星人接觸事件稍有不同的地方,無非是作者表示,他在意識清醒下還遇到了某位世界領袖也正在船上上課兼參觀,只是礙於其真實身份在外星人與地球人正式接觸前仍屬高度機密,書中無法透露;不過,作者後來和同樣也曾上船的前上司在私底下確認過:這的確不是夢!而且,據說新綠星人早按部就班地對諸多重點領導人物施行同樣的「教育訓練」,如果一切順利進行,2010年(是的,就是快過完的這一年),不僅地球人早在數年前便得知外星人存在的事實,在美國中西部甚至已蓋起一座科技大躍進的太空城啦!

很顯然,從1997年到2010年,這個嘗試讓地球人進入星際社會的謹慎計畫恐怕是發生了太多變化,以至於這十幾年來我們依然沒機會目睹外星人與地球人正式接觸的歷史時刻…

撇開這個不談,其實我對這本書印象最最深刻的,是作者提到太空船上的食物。據說太空船上的食物完全在船上生產(從培養到加工),由於太空船人口眾多,所生產與消耗的食物量相當驚人,不過新綠星人的高科技早就已經發展到可用驚人壓縮比來乾燥(好像還有低溫?)壓縮新鮮蔬果並長期保存,需要吃的時候再還原,滋味就像現採的一樣。哇~這簡直是目前還只存在於我們軟體界的壓縮技術啊!更厲害的是,作者連吃了好幾頓讚不絕口的大餐後,才知道那些全都是素食(是的,新綠星人不但吃素,還是出神入化的食品加工達人)!!天啊~我也好想吃吃看喔!(流口水)

一想到咱們的素食(雖然我吃過的有限),往往難以脫離太清淡或加工過頭(這裡指添加太多非天然物質)的印象,所以素食才總是讓大部分的地球人興趣缺缺吧?不過,為了能吃到這傳說中的極品素食大餐,我真希望新綠星人趕快來地球啊(不要再拖了)~不然,把我綁上船去也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