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hotoed by Water
自從發表了一篇對現代豆漿碗頗有意見的長篇大論後沒多久,說巧不巧,正好有個可以做豆漿碗、運氣好的話還可以A獎金+機票的機會降臨!現在雖還不知道結果,但總算進行到一個段落,可以把裡面一些秘辛(?)整理出來了。
其實這個比賽除了必須使用「陶瓷」這個材料之外,並未限定得做什麼,於是我那充滿理想、巴不得掀起豆漿界革命的「豆漿碗」便順理成章地成了發揮的題目。無奈因不諳土性,設計圖打樣只能四處求救,從台北、新竹、台中到高雄,從網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介紹到亂槍打鳥找陶藝教室,總算在高雄市區找到一個神奇的陶藝家,以神奇的代價(和別人比起來真的非常神奇)代工。
這位陶藝家讓我感覺到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陶藝創作不是為了「生存」,而是「生活」。雖然我也十分好奇,這樣一個只為理想而創作,連教學都抱著隨緣態度(不像有些陶藝老師會積極與社教團體合作招生),甚至代工都只索取非常合理代價的陶藝家,究竟靠什麼養活自己呢?(據說他的作品有在飯店與藝廊設櫃,但我偷偷瞄了一下工作室的作品標價,其實並不算高價)
那陣子我經常想,所謂的「設計師」,其實有點像是介於上班族與藝術家之間的人種,經常不得不在「賺錢餬口」與「盡情創作」之間拉扯。當一位設計師偏向藝術家性格(為創作而創作),通常就會因為無法與客戶妥協而接不到什麼案子(除非已經成為大師);當設計師偏向上班族性格,為了賺錢,往往只能落得花一堆精力去生出一堆連自己都不想承認的作品。真是非常有趣。
還記得自己學生時代曾經非常排斥被別人貼上「藝術家性格」的標籤,不過在「號稱」自己是設計師多年以後,我漸漸發現自己根本就是個擁有藝術家性格的半弔子設計師(驚)!只要能維持最低限度的生存條件,通常我寧願做自己喜歡的創作(即使經常血本無歸),也不太甘願做別人指定的勞作(指單純付出勞力的作品)。因為所以,我非常欣賞且羨慕這位陶藝家--如此安然自在,只是單純地為自己所喜愛的創作全心付出、為表現自己而活。雖然最後我還是不知道他是怎麼養活自己的…
啊,離題了。說回豆漿碗。
照片是陶藝家做好的豆漿碗土胚,第一眼看到時就令我悸動不已!心想,畫設計圖請人代工的就有這種魔力了,要是從頭到尾完全出自自己雙手,那會是什麼感覺啊!?
創作,就是這麼回事吧。
對了,最後附上神奇陶藝家的資料,也許哪天各位也想自己做個專屬豆漿碗:
岡山陶房(陶藝家:羅志偉)
高雄市新興區南海街20號
TEL:07-2261028,FAX:07-2261029
OPEN:15:00~20:00(週一休)